济宁新闻网讯(记者 高桂菊)3月25日上午,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展望“十四五”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,介绍济宁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“十四五”规划编制有关情况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记者从发布会中获悉,截至2020年底,济宁市管企业资产总额1430.89亿元、净资产465.22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38.13%、25.32%;1-12月份,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330.85亿元、总利润22.53亿元、净利润14.69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31.64%、22.47%、11.04%;上交税费总额27.03亿元,同比增长14.37%;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.73亿元,同比增长141.52%。
步入2021年,济宁市国资系统着力强创新增动能,构筑人才科技聚集新高地。建立全市国有企业重点研发项目库,打造市属企业集成创新链,加大产业研究院合作,壮大一批核心企业能力突出的创新领军企业,到2022年市管装备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均不低于3%,重点企业力争达到5%。坚持数字赋能引领,着力产业转型发展,快速推进智能化矿山、港航、公用服务的设施制造,2021年全面完成市级国资国企实时在线监管系统建设。
抓改革增活力,推动提质增效取得新突破。抓紧抓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,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,重点推进二三级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,2021年市属企业将完成新增混改企业15户。落实企业上市和资本运作,制定企业上市计划和实施意见,探索推进国企资产证券化工作。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,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,深化三项制度改革,今年重点开展二级、三级权属企业“定职能、定机构、定编制”专项“瘦身行动”。严格规范市管企业用工行为,推进市管企业落实市场化公开招聘制度,加大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招引力度。
优布局促转型,锻造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发展新典范。加强规划引领,编制发布市属国资国企改革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,形成全市国资国企联动发展大格局。突出主责主业,深入实施市管企业非主业清理整合三年行动计划,加快非主业、非优势业务剥离和低效无效资产处置,2022年基本完成存量清退处置。深入推动“僵尸企业”处置工作,2022年实现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收官。
着力抓发展强支撑,聚焦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。全力以赴推进济宁市重点项目建设和稳投资工作。做好济宁环卫集团组建工作,支持济宁能源、鲁泰控股“走出去”,加快省外煤炭资源开发;加快新疆白杨河煤矿、阳城煤矿安全技改、华源电厂热电联产等能源项目建设;推进济宁机场迁建、鲁南高铁济宁段、鲁南高铁济宁北站兖州南站市政配套交通预留工程、崇文大道跨宁安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,加快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;加快曲师大曲阜校区扩建、公共卫生中医医疗中心、引黄西线工程、运河地表水厂(一期)、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等公共事业项目建设;重点推进山东京杭多式联运、江北粮食物流园、新能源船舶制造、艾坦姆合金、钢铁加工基地、浓碱片碱、PVCO管材等物流和制造业项目建设。
此外,还将积极地推进济宁市内环高架快速路热力环网等民生工程,认真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,持续构建多元化公交服务体系,提升城市品质;继续推进文旅资源整合,聚焦文旅全链条深层次地融合发展,打响济宁旅游整体品牌;全力发展港航集团,加快推进梁山物流通航步伐,形成公铁水多式联运格局。
另据了解,目前济宁市属国资国企改革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编制工作,已完成规划初稿并征求了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市管企业的意见,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。规划中明确了国资国企的发展目标、产业布局、重点项目、保障措施和实施步骤。
“十四五”时期济宁国资国企将逐步形成“331”的产业布局,即能源、公共事业、现代金融3大核心业务,物流、文化旅游、制造业3大增长业务,现代服务业1个种子业务的产业布局,规划建设新疆白杨河煤矿、陕西芦殿井田、新机场建设、城市轨道交通、高端液压件、化工新材料等80余个重点项目。济宁市管企业规模效益显著地增强,到2025年末,市管企业资产总额突破2000亿元,营业收入突破400亿元,利润突破30亿元,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。